(三)阅读
1.是课内阅读,失分率低。
2.是课外阅读,失分率高。说明学生对文章内容不够理解。有的学生缺乏语文理解能力,个别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说不明白。
(四)习作
写一个熟悉的人,平时训练过。此次写作得分也不是很高。有的没有认真思考,跑题了,有的虽然没有跑题,但是表达上也不到位,要么太空洞,要么没有抓住外貌、爱好、性格特点来写,重点不突出,要么没有按一定顺序,想到什么写什么,还有的没有开头和结尾,结构不完整,还有的三两句话,书写潦草,格式不正确等,总之问题很多。
三、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态度,平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在作业的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2.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要将阅读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3.习作教学要改进作文方法的指导,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建立错别字小档案,减少作文的错别字,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另外,注重作文点评,做到一文多得,讲求实效。
4.对个别学生要加强辅导,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组织形式
本次期中考试,我校能严格按照教办要求,使用教办统一提供的试卷,认真组织考试。考前,安排一年级学生单人单桌、背对抽屉,二至六年级学生插花对坐;考试期间,每个考场安排两位教师进行监考(任课教师不监考自己所教的学科),教务处对各考场进行不定期的巡视,做到了严肃考纪;考试结束后密封装订试卷。阅卷实行不同年级教师对换,密封流水批阅,成绩统计要求两位老师一读一记分等措施,所测出的各科成绩真实可信。现将具体质量情况分析如下:
二、成绩统计
从成绩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我校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各年级基本上都存在不及格的现象,大多数科目的优秀率不是太高;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科之间、年级之间成绩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如语文成绩优于数学,高年级成绩优于中年级成绩,语数成绩又优于科学和英语成绩。
三、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在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突出了学生全面分析、技能运用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测试。阅读、习作题的检测比较灵活;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各年级均注重了课外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看拼音写词语,课文默写和据课文内容填空这几项,学生都掌握得比较好,一般得分率都在90%以上;而分析运用能力题即阅读分析、习作,学生的得分率低于70%;有关课外知识的拓展得分率较低,以后各年级都要加强课外阅读。特别是五年级的习作题,它是在上一题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的,真正考查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各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备战期中考试阶段,考试结束后,应认真分析试卷的答题情况,整理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分析暴露出的知识点欠缺,进而归纳总结并制定自我提高的措施方法。那么,期中考试后应如何分析试卷呢?
一、从部分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个具体的错题分析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
1.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
2.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3.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4.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5.这道题还有其他做法吗?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分析,得出总体结论。问题逐步从低级发展到高级,通过研究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从而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
二、从数字到性质分析
1.以数字回答各个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等。
2.以数字回答最不该丢的5分。找出“最不该丢的5分”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及。如果真正做到这些,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进步将会很大。
3.任何一处丢分,在存在偶然性的同时都存在着必然性。丢分的实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