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行中发生意外机器故障是事故的客观因素之一。比如"静涛16"触礁沉没事故,与船舶液压舵柱塞油缸底座断裂导致舵机失控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五、安全管理推荐和对策
根据以上的统计和原因分析,为了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我们认为应该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着手,加强源头管理,通过提高船员综合素质、加强对船公司的监督和指导、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全面消除各种事故隐患,保障航道安全畅通,确保辖区的安全形势稳定。具体推荐如下:
(一)加强船员安全教育和操纵技能训练
船员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船员的综合素质是首要任务。目前,由于船员的法制观念淡薄,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航海技能等,经常出现值班疏忽、冒险航行等违法现象。因此,加强船员法制安全教育和操纵技能训练仍然是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船员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各航运公司应认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安全专题分析会,使广大船员深刻吸取事故的教训,提高船员的遵纪守法和安全意识。要认真落实船员后续教育工作,每年不少于24小时,注重对船员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的培训,全面提高船员的综合素质。
2、在今后的船员培训工作中,要注重对船员法律、法规和安全意识的教育,使船员早日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对船员应急驾驶技能的培训。
3、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船公司开展船员后续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防止船公司敷衍了事。
4、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船员处罚力度。
(二)继续加强运砂船管理
今年辖区运砂船事故占事故船舶总数的17%,与往年相比有了显著下降,同时今年没有发生死亡事故,与加大运砂船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继续加强运砂船管理尤为重要。在管理方面,要不断总结和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同时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船公司和船东在选择船员时要严格把关,在保证船员适任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值班船员,确保船员得到充分的休息,防止因疲劳值班等原因导致船员疏忽。
2、要严格执行温州海事局关于要求小型船舶从业人员穿着救生衣的通知,要求船员在航行和作业时穿着救生衣,以提高船员的自我保护能力。
3、在船舶须经过复杂航段时,如施工水域和存在较大风浪的水域,驾驶员不要擅自冒险航行,尤其是在夜间航行时,驾驶员首先应详细了解航道状况,以便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同时要使用安全航速,谨慎驾驶。
4、海事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巡查力度,采用日常管理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力度打击运砂船超载等违法行为,对存在违法行为的运砂船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推荐砂石开采公司继续对违法超载的运砂船采取相应的措施。
5、要充分利用相关研究成果,通过"链网工程"等方式,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共同管理,以船公司、砂石码头和开采公司等为重点,同时在运砂船运输生产的其他环节上也要加强管理和监管,全面消除运砂船的违法行为。
(三)改善通航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辖区航道复杂,桥梁众多,航道综合治理措施没有与港口航运业发展同步进行,加上个别业主单位对桥涵标的维护不力,导致通航环境不容乐观。为此,改善通航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港口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航道综合规划和治理,改善港口的通航环境。
2、各业主单位要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和维护桥涵标志,确保其正常发光,以方便船舶辨别通航孔。
3、在目前的情况下,相关部门或船舶代理单位应提高服务质量,主动向外籍港船舶提供咨询服务。
4、各重点工程施工单位要加强现场管理,在重要时段要派人实施连续职守,同时要配备相关的宣传器材,加强对过往船舶的宣传和指挥。
5、加强巡查工作,打击违章抛锚和非法采砂等行为,进一步维护辖区的通航环境。
(四)严格检查和保养船舶机械设备
航行中,船舶机械设备的意外故障经常导致事故发生,严格按规定检查和保养船舶机械设备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前提。因此,广大船员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做好船舶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开航前检查等工作,对发现的缺陷要及时纠正,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五)加大对船公司的行业管理
目前许多船公司主要以挂靠经营为主,对船舶的实际经营状况和船员配备状况了解甚少,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无法规范船舶的各种活动,造成了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建议交通主管部门加强对船公司的行业管理,同时海事机构也要加强对船公司的监督检查,帮助公司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办法和措施,并全面落实,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
近日,哈尔滨市发布了《哈尔滨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旨在加强食品安全的监测和应急处理工作。根据该预案的要求,哈尔滨市将加强食品安全的日常监测工作,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并及时分析对公众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以便做出预警。同时,根据事故的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在事故发生后的1小时内进行初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