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教师要树立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形成全面育人、全组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
1.利用晨会、班会、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劳动、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和基础德育、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开展“班兴我荣、班衰我耻”“年级光荣我光荣”“学校兴旺我自豪”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让学生为班级、年级、学校争光荣。
2.抓好学生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用一个月时间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好起始阶段习惯养成教育。大力表扬好人好事,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关心他人,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抗挫力、自律能力、社交能力,树立竞争意识、安全意识、合作意识。争当“文明示范生”和“优秀文明、示范班级”。强化考勤、卫生、两操、上课、自习等常规管理和考核,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3.抓好年级各班的学习、卫生和纪律工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利用学校网络资源筹办“年级视窗”等活动,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计划在期中考试后举行家长会,促使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家长多联系,共同管理好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一学期中班主任家访率必须达到100%。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者和灵魂人物,必须认真学习班级管理和心理教育理论,遵守学校规定,探索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有效途径,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协调好任课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完成学校和各部门分配的任务。
5.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保证班级黑板报、宣传栏质量,让班级文化气息浓厚,给学生以熏陶和教育。
6.提高班会质量。班会课必须用于学生思想工作,杜绝挪作他用。每堂班会要先备课,主题明确、条理清晰、针对性强。班会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受到心灵启迪,有所收获。
(二)教学工作:
1.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一学期听课不少于12节。语数英三科保证学生作业量,其他学科控制作业量,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课前精心备课,课堂精讲巧练,课后加强辅导,成为学生良师益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重视培优补差工作。教师要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特点,利用自习课分层辅导。补差工作要思想重视、情感投入、分类评价、及时激励,确保每一个学生同步发展。
3.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具体方法包括思想再教育、重视学法指导、抓好活动课落实、加强自习课辅导、加强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等。
4.初一是初中起始年级,要为20XX年中考打下扎实基础,尤其要重视语、数、英学科,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教师队伍建设:
1.本组教师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实绩,服从大局、团结奉献、立足本职、比贡献。热爱学校、热爱年级、热爱学生、关心集体,多做实事。
2.深入开展以“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师德教育。杜绝歧视差生、体罚学生,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教师之间相互协作,为共同目标奋斗。
3.严格年级组管理,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发挥全体教师团结精神,形成合力。
4.严明办公制度。教师必须准时上、下班,有早读、自习、辅导任务的老师要准时到位、精心辅导。办公期间外出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全组教师要严格遵守学校制度,严以律己,忠于职守,敬业乐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一班班主任。学生年龄较小且男生较多,作为班主任必须制定可行性方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关注后进生发展动向,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根据班级情况,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培养良好班风
以班训为指针,振奋学生精神,树立“班荣我荣,班耻我耻”观念,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人人争做班级小主人。抓好班级一日常规和自习课纪律,提高课堂效率。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尽快养成良好行为规范,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作为班主任,要做到早上早到教室、平时多去教室,及时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二、加强班级管理,提升班干部管理能力
首先,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提高文明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习惯做起。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为班争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环境和个人整洁。开学初召开班会,明确本学期目标,要求学生树立强烈责任感,在学习和做人中体现积极性和先进性。
其次,严格要求班干部在知识和能力上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三、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
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关心爱护每个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和成长情况。对班级中特殊学生,如学习差、顽皮捣蛋的学生,做好教育工作。
具体做法如下:
对个别学生教育保持正确态度,不歧视、不厌恶、不粗暴。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积极因素,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如学习成绩不理想有自卑感的、精力过剩对班级生活不满足搞“恶作剧”的,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问题。
四、及时了解学情
经常与科任教师联系,准确把握各学科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因材施教,重点抓基础知识,促进全班成绩平稳上升。